请问购房合同因理解错误签了,是否可以解除?
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能解除。购房合同是买受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买卖商品房达成的协议。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协商未达成一致,并具有重大误解,买受人应当填写撤销申请表,由双方签名盖章,并带齐所有的合同进行注销登记和备案。法律依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可以解除。如果理解错误属于重大误解的,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可以解除,一般构成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属于可撤销合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可以解除。如果理解错误属于重大误解的,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因理解错误签的购房合同可以解除,一般构成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属于可撤销合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上一篇:起诉离婚双方都同意最快要多久
下一篇:暂无
相关文章
- 请问购房合同因理解错误签了,是否可以
- 起诉离婚双方都同意最快要多久
- 实习期间能不能上高速公路?
- 多长时间不赡养老人能够去法院起诉
- 结婚的礼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 欠信用卡100万逾期一年怎么处理
- 请问一下,一般妨害植物检疫罪既遂的刑
- 请问离婚后是否必须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 离婚书怎么写?去民政局拿纸写还是怎么
- 您好,请问一下,我提交了诉状后,法院
- 对一个4岁多的小孩轻轻拍了一下,导致没
- 质询律师怎么收费?
- 汽车向银行贷款需要什么条件,如何偿还
- 如果两次盗窃都不符合立案标准,我想问
- 什么情形下行政处罚当事人能要求听证
- 钱追回了一半,但前期未付款,我该如何
- 请问,手机号码是否可以查询到个人和家
- 误工费是不是属于财产损害呢
- 子女纠纷问题子女分配?
- 聚众哄抢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 夫妻离婚哪些情况下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
- 1344号违章代码对应的违章行为有哪些?
- 恶意诉讼罪的立案的标准是怎样
- 今年4/21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去年的年终奖
- 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受贿罪量刑标准,刑
- 请问在公路上驾驶机动车违规飙车会受到
- 未经允许用别人照片配字发网上犯法吗
- 请问,如果我婚前购买的房屋,在婚后是
- 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 诈骗罪退赃通常法院要怎样判决